首页 电影资讯 《荣耀》4月26日上映:退役军人热血追梦记

《荣耀》4月26日上映:退役军人热血追梦记

《荣耀》4月26日上映:退役军人热血追梦记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
## 香菇大棚里的军魂:《荣耀》如何让退役军人故事破圈
“老班长,你这香菇种得比当年带兵还上心啊!”预告片里这句带着泥土味的台词,瞬间把观众拉进了《荣耀》的世界。李健饰演的退役军人杜超蹲在香菇大棚里,迷彩服袖口沾着木屑,抬头时眼角皱纹里夹着汗珠——这个镜头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说明什么叫”退伍不褪色”。4月26日上映的这部新片,把镜头对准了很少被关注的退役军人再创业故事,光是预告片里那些沾着泥巴的作战靴、挂在育苗棚里的旧军用水壶,就透着股其他主旋律电影里少有的生活气。
《荣耀》4月26日上映:退役军人热血追梦记
常晓阳导演这次玩了个狠的。别人拍军旅题材不是战场就是演习,他偏要拍转业军人搞香菇种植。预告片开场就是爆破戏——不过炸的不是碉堡,而是农业大棚里的基料包。李健饰演的杜超带着几个老兵成立兵创基地,镜头扫过他们粗糙的手掌特写,那些结痂的伤口既有训练场的老茧,也有被菌棒木刺扎出的新伤。这种细节处理比直接喊”艰苦创业”的口号高明多了,特别是当镜头转到他们用军用压缩饼干模具改造的菌种培养器时,观众自然就懂了什么叫军人的 ingenuity(创造力)。
但故事没那么简单。冯国强饰演的李大伟牺牲后,他儿子李洛(董李无忧饰)的支线才真正带出影片的锋芒。这个背着军用书包在工地搬砖的叛逆少年,和杜超在雨中对峙那场戏简直绝了——少年吼着”我爸的抚恤金不够奶奶看病”,老兵一把扯开衬衫露出弹痕:”老子这条命都是你爸从雷区背出来的!”这种充满火药味的台词,比温吞水的和解戏码带劲多了。预告片里闪过李洛偷偷抚摸父亲勋章的镜头,导演很聪明地用这种”不煽情的煽情”来探讨军二代面临的现实困境。
黄晓娟演的军属大妈绝对是隐藏王牌。她挎着菜篮子站在兵创基地门口那句:”你们种的香菇啊,比部队食堂炒的还香”,配合镜头里她悄悄抹眼泪的小动作,把军属群体那种”骄傲又心疼”的复杂情绪全带出来了。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比长篇大论的爱国宣言更有穿透力,就像那志东饰演的老兵喝醉后念叨的:”转业证揣兜里,总觉得欠着点什么…”——话没说完就抄起铁锹去帮乡亲们挖排水沟,这种”身体比嘴诚实”的桥段才是对军人本色最狠的诠释。
常晓阳在采访里说得实在:”现在影视剧里的军人要么在打仗要么在救灾,可他们脱下军装后的故事呢?”《荣耀》最狠的就是把军旅片的热血和现实题材的粗粝糅在一起。你看杜超为了保住兵创品牌,在招商会上直接表演徒手劈香菇——这哪是商业路演,分明是侦察兵战术演示的变种。而年轻观众肯定会为李洛这条线破防,当他最终穿着父亲旧军装站在香菇大棚里,镜头俯拍下去,迷彩服与菌棒排列出奇妙的阵列,这种视觉隐喻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诠释”新战场”的含义。
比起那些空中楼阁式的主旋律电影,《荣耀》的聪明在于它敢拍军人的”狼狈相”。杜超被银行拒贷后蹲在ATM机前啃冷馒头,李大伟遗像前摆着发霉的欠条,这些不体面却真实的细节,反而让最后香菇丰收时飘扬的军旗显得更有分量。据说剧组真跑去河南的退役军人创业基地取经,那些菌棒上刻的”若有战召必回”,可不是美术组能编出来的细节。
4月26日这片子上映正赶上春菇上市季,不知道会不会有观众带着香菇进场——毕竟预告片里杜超有句台词:”咱这蘑菇啊,吸的是军人的汗,长的是部队的魂。”这种带着土腥味的浪漫主义,或许才是当代军旅题材最缺的东西。当大银幕上出现老兵们用战术手语指挥采摘的魔幻场景时,你会突然理解导演说的:”他们从来就没真正退役过。”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