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文、陈冲、倪妮领衔北影节评委,3部华语片入围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光影盛宴: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全记录
四月的北京,空气中弥漫着电影的气息。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,从4月18日到26日,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将成为全球影迷的狂欢之地。今年电影节的”新质光影·美美与共”主题,像一块磁铁,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和观众。
“天坛奖”主竞赛单元今年可是热闹非凡。你猜怎么着?报名影片数量直接创了新高——1794部长片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,比去年多了将近两成。最终入围的15部作品里,有3部是咱们中国的,剩下12部来自世界各地。想想看,这些影片要在评委们犀利的目光下接受检验,评委阵容也是星光熠熠——姜文坐镇主席,陈冲、大卫·叶茨、倪妮这些大咖都是评委。特别是大卫·叶茨,他可是拍过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的大导演,这次能来当评委,不少影迷都兴奋坏了。
说到展映环节,北京这次可是下了血本。18个展映单元,近300部优秀影片,在京津冀33家影院和剧院要放900多场。特别策划的几个单元特别有意思,比如”两甲子的喝彩·中国电影特展”,带你回顾中国电影120年的风雨历程;还有”130年的自画像”,用影像记录时代变迁;喜欢实验电影的朋友别错过”无尽浪潮:道格玛95运动三十年”,这个丹麦发起的电影运动影响了一代电影人;最让我期待的是罗伯特·奥特曼个人作品回顾展,这位美国导演的多线叙事手法至今仍被无数人模仿。
论坛活动也是干货满满。4场主题论坛、5场专题论坛,还有3场公开课和3场大师班,艺术顾问黄建新把关质量。想象一下,在这些场合,电影人们唇枪舌战,思想碰撞,说不定明年奥斯卡得主的灵感就来自这里的某次讨论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IGC电影单元,管虎、罗伯·明可夫这些评委要评选的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创作的电影,这可是电影未来的大趋势。
海报设计也很有讲究。设计师霍廷霄这次玩了个绝的,以万花筒为主体造型,灵感来自故宫万春亭的盘龙藻井。他把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电影光影艺术糅在一起,既传统又现代,跟今年”新质光影·美美与共”的主题完美呼应。我盯着海报看了好久,那些几何图案仿佛在旋转,就像电影镜头在不断切换。
大学生电影节今年是第32届了,年轻人对电影的热情一点没减。”项目创投”单元终审评委团里有陈思诚、张子枫这些既懂创作又有人气的电影人,他们眼光毒辣,说不定能发掘出下一个票房黑马。而”注目未来”单元由匈牙利大师贝拉·塔尔坐镇,这位以长镜头闻名的大导演选片标准向来严苛,能入他法眼的片子绝对值得一看。
电影嘉年华和”电影+”活动让电影节不再只是业内人士的聚会。普通观众可以参与互动体验,感受电影制作的乐趣。我听说今年有个VR电影体验区,戴上设备就能”走进”电影场景,这种沉浸式体验想想就刺激。
闭幕式暨颁奖典礼自然是重头戏。”天坛奖”花落谁家,各路明星红毯争艳,都是媒体追逐的焦点。不过比起这些,我更关心那些可能被埋没的佳作能否得到应有的关注。毕竟电影节的意义,不就是让好电影被更多人看见吗?
走在电影节期间的北京街头,随处可见的电影海报、热烈讨论的影迷、匆匆赶场的电影人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。电影,这门融合了艺术与技术的现代魔法,正在这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。十五岁的北京国际电影节,正以更加开放、创新的姿态,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,也让中国观众看见世界的多元面貌。这场光影盛宴,你准备好赴约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