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孤独的美食家:剧场版》今日上映,豆瓣8.1分,被誉为“4月最暖心治愈力作”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松重丰带着他的碗来了!《孤独的美食家》这次要在中国搞大事
“啊…这个味道…” 熟悉的内八字站姿,经典的皱眉表情,松重丰又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美食家姿态回来了。不过这次不是在东京的某个小巷子里,而是直接把餐桌搬到了中国的大银幕上。《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》在内地上映的消息让不少老粉直呼”终于等到你”,毕竟这个穿着西装独自觅食的大叔,已经默默陪伴我们走过了十三个年头。
首映礼那天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可热闹坏了。你能想象吗?一个能装下上千人的放映厅,愣是坐得满满当当。松重丰一出场,台下就炸开了锅。这个在剧里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吃饭的”五郎叔”,现实中倒是挺会来事儿,一开口就感谢中国观众这十三年来对《孤独的美食家》的喜爱。有粉丝直接冲上台给他送礼物,把大叔感动得直搓手。要我说,这场景比电影里那些美食镜头还暖心。
说到电影本身,这次剧场版可是下了血本。镜头不再局限于日本那些小馆子,而是带着观众满世界转悠。五郎叔的西装这次可是沾了不少异国的风土味儿,走到哪儿吃到哪儿。不过最绝的还是那条”寻汤”的主线——你说这人为了口汤能跑遍大半个地球,这得是多大的吃货精神啊!但你还别说,看着热腾腾的汤碗里冒出的白气,隔着银幕都能闻到香味儿,这谁顶得住?
松重丰这次来中国可不光是走个红毯那么简单。人家是实打实地钻进上海的大街小巷找吃的去了。跟着美食家高文麒满上海转悠,两个人一个西装笔挺一个休闲打扮,走在弄堂里特别扎眼。据说五郎叔对生煎包特别感兴趣,站在锅边看师傅转锅的样子,活像个第一次进城的乡下人。要我说,这场景要是能拍进电影里,肯定比现在那些刻意设计的笑点有意思多了。
观众们看完电影的反应也挺有意思。有人说是来寻找治愈的,结果被五郎叔吃饭时那副幸福样儿给看饿了;有人本来冲着美食来的,没想到被几个生活化的片段戳中了泪点。最逗的是有个观众说,看完电影第一件事就是冲去楼下面馆要了碗牛肉面,结果发现没有五郎叔吃得香——这事儿能怪谁呢?要怪就怪松重丰把吃饭演成了一门艺术。
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电影里那些让人流口水的镜头。跟电视剧版相比,剧场版的画面质感明显上了个档次。特别是那些特写镜头,面条的筋道、汤头的浓郁、配菜的色泽,看得人直咽口水。有个镜头是五郎叔在某个东南亚小店喝汤,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在汤碗上,那画面美得跟油画似的。要我说,光是这些画面就值回票价了。
不过最打动人的还是电影里那种”人间烟火气”。五郎叔虽然总是一个人吃饭,但从来不会让人觉得孤单。相反,看他跟不同国家的店主聊天,用蹩脚的英语比划着点菜,那种笨拙又真诚的劲儿特别打动人。有个片段是他帮一个语言不通的老奶奶看店,结果来了客人他比划了半天也没说明白,最后干脆自己掏钱请客人吃了顿饭——这种没什么道理可讲的小温暖,才是这个系列最珍贵的地方。
发行方这次也是够下本的。中影集团亲自操刀引进,译制版做得特别走心,连五郎叔那些标志性的内心OS都翻译得活灵活现。上海华桦文化在推广上也花了不少心思,线上线下联动做得风生水起。要我说,他们算是摸准了中国观众的脉——现在大家压力这么大,谁不想看个轻松治愈的美食电影放松一下呢?
电影散场的时候,听到有观众说:”看五郎叔吃饭,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也该慢下来了。”这话说得挺在理。在这个外卖当道的时代,《孤独的美食家》剧场版就像是一碗慢火熬制的老火汤,提醒着我们:生活再忙,也要记得好好吃饭。毕竟连五郎叔都知道,人生最大的幸福,往往藏在一碗热汤里。
所以啊,要是最近觉得累了烦了,不妨去电影院会会这位”老朋友”。保证你看完出来,第一件事就是找个馆子好好犒劳自己一顿。别问我怎么知道的——我现在正坐在电影城楼下的面馆里,学着五郎叔的样子,认认真真地对待眼前这碗牛肉面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