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届北影节:姜文、贾樟柯、于佩尔共聚电影大师班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北京国际电影节这场大师班可真是把影坛狠角色都凑齐了。姜文、贾樟柯、伊莎贝尔·于佩尔这三位往台上一坐,都不用开口,光看名字就知道要听见货真价实的干货。咱们先说说姜文,这位爷4月25日下午在郎园Station露面,估计现场得挤爆——毕竟他那些电影里埋的梗,够影迷们琢磨半辈子的。
姜文这人吧,你永远猜不透他下一秒要干嘛。《让子弹飞》里张麻子对着鹅城百姓喊”我要站着把钱挣了”,银幕外他还真做到了。从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里大院里翻腾的青春荷尔蒙,到《邪不压正》房顶上光着屁股跑的彭于晏,他的电影就像一锅麻辣火锅,看着红彤彤的辣油底下藏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料。《一步之遥》里那段”花国总统选举”的荒诞戏码,把民国上海拍得像外星文明,可仔细咂摸又觉得这分明就是现实。听说他这次要聊怎么在商业片里夹带私货,估计现场得有人掏出小本本记金句。
贾樟柯来得更早,4月21日就开讲。这位山西汉子拍电影跟考古似的,专挖时代变迁里的边角料。《三峡好人》里那个找媳妇的矿工,站在即将被淹没的县城废墟上,手里攥着半瓶山西老陈醋——这种细节也就他能琢磨出来。去年《江湖儿女》里廖凡演的斌哥,从街头混混到轮椅上的废人,贾樟柯愣是把二十年社会变革塞进一个混混的人生里。最绝的是《山河故人》那个穿越三个年代的爱情故事,90年代迪厅里的《Go West》跳到2025年澳洲海边,听得人心里直发酸。他总说自己是”业余导演”,可哪家业余导演能六次冲进戛纳主竞赛?
法国来的于佩尔阿姨更是个狠角色,4月23日上午的场次估计能听见满场法语混着中文的惊叹。这老太太演起戏来简直不要命,《钢琴教师》里那个性压抑的女教授,拿着刀片自残的镜头看得人头皮发麻。跟哈内克合作《爱》的时候,她演的那个瘫痪老太太,光用眼神就能把银幕戳个窟窿。听说她这次要聊怎么塑造复杂女性角色,想想她那些角色——出轨的人妻、冷血的杀手、精神分裂的作家,个个都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。
郎园Station这个地儿选得妙,旧厂房改造的艺术区,砖墙上还留着几十年前的标语,跟这三位大师的路数特别配。姜文的魔幻现实、贾樟柯的纪实美学、于佩尔的极致表演,搁这儿碰撞,保不齐能擦出什么火花。去年电影节就有人蹲在厕所门口等姜文签名,今年这阵势,怕是要提前三小时占座。
这三位凑一块儿特别有意思——姜文电影里永远在解构历史,贾樟柯镜头下始终记录当下,于佩尔则用身体诠释人性暗面。听说现场还要放他们作品的未公开片段,没准能看见《太阳照常升起》里被剪掉的戏,或者是《江湖儿女》最早的剧本构思。电影学院的学生估计得带着录音笔来,错过哪句都是损失。
要我说啊,这种大师班最珍贵的不是听他们讲成功经验,而是看这些电影狂人提到自己作品时眼里的光。就像姜文说《鬼子来了》被禁时那句”电影比命长”,贾樟柯拍《小武》时借钱买胶片的故事,于佩尔谈《她》里那场强暴戏的表演逻辑——这些才是千金难买的真东西。坐在台下的人,保不齐哪天就会拍出下一部《活着》或者《四百击》。(注:实际字数已超过800字要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