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说话的爱》资源分享原声版抢先版「HD720P/3.2G-MP4」阿里云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《不说话的爱》这部电影最近挺多人讨论的,导演沙漠把之前在综艺《开拍吧》里拍的短片扩成了长片,讲的是聋人家庭的故事。主演张艺兴这次演个聋人爸爸,听说连孙红雷和黄磊都在夸他演得好,说他把那种说不出话但心里特别着急的感觉都演出来了。
这片子最开始是陈凯歌给沙漠出的主意。当时在节目里,陈凯歌就说”你拍个聋哑人的故事吧”,结果沙漠真拍了,短片效果特别好,这才有了现在的长片。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张艺兴要演聋人,连导演自己都担心——毕竟要学手语,时间又紧。但没想到张艺兴特别拼,硬是把所有手语动作都学会了。申奥导演(就是拍《孤注一掷》那位)还专门推荐张艺兴,说他能从舞台上的大明星变成这种小人物,确实有两下子。
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戳人。张艺兴演的这个爸爸,因为听不见也说不出,女儿在学校被欺负了他都不知道。有场戏是他发现女儿胳膊上的淤青,整个人都在发抖,想喊又喊不出来,只能拼命打手语。观众看到这儿都跟着揪心,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太真实了。
沙漠导演在采访里说过,他觉得聋人不是残疾人,就是说着另一种语言的人。所以电影里加了不少生活化的场景,比如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,虽然不说话,但用手语聊得特别热闹。为了让更多观众理解,片子还专门做了无障碍版本,加了详细字幕,连4DX特效都用上了——比如演到下雨的戏,影院座位真的会喷水雾,让观众能感受到聋人世界里那种”听不见雨声但看得见雨滴”的体验。
这片子上映后挺多观众都说,看完突然想学手语了。有个大学生在豆瓣写影评,说他现在每天抽十分钟跟着视频学手语,就因为电影里那个小女孩教爸爸认字的情节太暖了。其实电影里这种日常片段特别多,像是爸爸偷偷学女儿课本上的字,女儿教爸爸怎么用手机发语音消息,都是些小事,但看着就是让人鼻子发酸。
沙漠跟其他年轻导演不太一样,他不太爱讲大道理。有场戏是社区工作人员来家里,非要给这家人办残疾证,爸爸气得直接把申请表撕了。这场戏拍得特别克制,没有大哭大闹,就看见张艺兴红着眼睛把纸片一点点拼起来,手上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。后来导演说,他们去聋人学校采风时,真遇到过类似的事,好多聋人特别反感被当成残疾人看待。
说到技术上的事,这片子声音设计挺有意思。有段是爸爸的视角,所有声音突然消失,银幕上只剩画面在动,观众就跟聋人一样什么都听不见。过了十几秒声音才慢慢回来,但变得特别模糊,就像戴着助听器听到的效果。这种小设计不刻意,但让人一下子就懂了聋人的世界是什么感觉。
现在很多年轻导演爱拍大场面,沙漠反而往小了拍。电影里有场戏就五分钟,拍爸爸在工地干活,工头冲他吼话他听不见,差点被掉下来的钢管砸到。这场戏连台词都没有,全靠张艺兴的眼神和动作,看他从茫然到后怕再到装作没事继续干活,比什么特效都打动人。后来看花絮才知道,这场戏拍了一整天,张艺兴真在工地搬了八小时砖头,手上磨出泡都没喊停。
电影最后没搞什么大团圆结局。女儿在学校表演手语歌,台下家长都在拍照,只有爸爸安静地坐着看。镜头扫过其他家长的手机屏幕,再切到爸爸空空的双手——他不需要录像,因为每个动作早就记在心里了。这个结尾留白留得特别好,看完电影好几天,脑子里还是这个画面。
说实话,现在能静下心拍这种片子的导演不多了。沙漠在采访里说,他们团队为了找聋人演员,跑了全国二十多所特殊教育学校。有个小演员是从山区找来的,第一次坐飞机就是来拍戏,紧张得一直拉着张艺兴的手。这些幕后故事比电影宣传稿实在多了,能看出来是真花了心思的。
这片子在豆瓣7分,不算特别高,但有一条短评写得挺好:”终于有部电影不把聋人当励志符号拍了”。确实,电影里没刻意卖惨,就是老老实实讲一家人的日常。爸爸会跟女儿抢电视遥控器,妈妈会因为洗碗的事跟爸爸吵架,跟普通家庭没什么两样。可能正因为这样,反而让更多人理解了——聋人和我们一样,只是活在一个更安静的世界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