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饺皇后》原声版资源下载高清版本「BD1080P/3.2G-MP4」百度云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## 马丽演活”水饺皇后”臧健和:一勺热汤浇醒香港梦
香港导演刘伟强这次把镜头对准了湾仔码头的水汽氤氲。5月1日上映的《水饺皇后》里,马丽扎着碎花头巾,在砵兰街的霓虹灯下揉面,面盆哐当砸在铁皮车上的声响,惊醒了1977年香港的凌晨四点。
这个山东女人臧健和的故事,比任何编剧写的剧本都跌宕。带着两个女儿逃难到香港,在铜锣湾的出租屋发现丈夫另娶,她抹掉眼泪就去码头扛大包。有次工伤被辞退,她支起小摊卖水饺,北方人厚实的擀面杖在维多利亚港的海风里越抡越圆。
“阿姐,多给粒云吞啦!”电影里穿睡衣的街坊递来搪瓷碗时,马丽饰演的臧健和总会多舀一勺骨头汤。这种实诚很快让”湾仔码头臧姑娘”的名声传开,有次台风天收摊,她发现三个穿校服的学生蹲在屋檐下等,从此就在小推车底下常备折叠桌椅。这些细节让香港山东社团总会会长朱新胜在观影时数度掏手帕,”二十年前去她工厂,冷藏库门上还贴着今日饺子馅多放二两菜的便签”。
刘伟强把香港的市井气拍得活色生香。镜头扫过臧健和凌晨采购的北角街市,鱼贩用广东话吆喝”梭罗鱼平卖”,她操着山东腔还价;女儿在油麻地果栏偷吃龙眼被追着跑,她抡起擀面杖就去赔礼。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屠海鸣特别注意到,当臧健和拒绝日资收购时说”饺子皮要擀出筋骨”,背后玻璃窗倒映着97年回归的烟花。
影片最动人的是马丽演出了”面团哲学”。有场戏她边揉面边教女儿:”你看这团死面,越摔打越筋道。”后来工厂遭遇食环署查封,她蹲在仓库地上手写申诉书,摄影机俯拍下去,她弓着的背影和面团惊人地相似。香港市民庄家彬说这让他想起父亲:”70年代在观塘开五金铺,每天往铁皮上敲铆钉的声音,和电影里擀面杖的节奏一模一样。”
票房数字证明了这个故事的感染力。上映五天215万港元,很多观众是带着保温盒来看片的。散场时听到有人说:”明日去湾仔码头食碗鲜虾云吞先。”银幕上的水汽似乎飘进了现实——如今臧健和的冷冻柜前,依然有主妇对着价签犹豫时,突然想起电影里那句:”落多两蚊,我帮你加多只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