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安获导演工会终身成就奖 回望追梦路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那天晚上,李安穿着深色西装站在美国导演工会的颁奖台上,灯光打在他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上。给他递上终身成就奖水晶奖杯的,是刚凭《瞬息全宇宙》横扫颁奖季的杨紫琼。”二十五年前我们合作《卧虎藏龙》时,谁能想到今天呢?”杨紫琼这句话让台下响起一片会意的笑声。
李安接过奖杯时摸了摸鼻子,这个习惯性动作让熟悉他电影的人会想起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里派紧张时的样子。”记得1996年他们第一次邀请我加入工会,我盯着入会手册看了整整三天。”他忽然说起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,”条款里写着每月第二场聚餐不得选择中餐馆——我当时就想,这帮美国导演是不是对陈皮鸡有什么意见?”
台下爆发出大笑时,李安扶了扶眼镜。这个细节让人想起他当年拍《理智与情感》时,英国剧组曾质疑”一个台湾导演怎么懂简·奥斯汀”。结果这部让他首获导演工会提名的作品,至今仍是影迷心中最优雅的英伦改编。”你们可能不知道,《绿巨人浩克》上映那年,我同时登上了《电影手册》年度十佳和《金酸梅》最差榜单。”他耸耸肩,”就像我太太常说的,你永远猜不透观众的口味。”
说到《卧虎藏龙》时,李安的声音有了微妙变化。”2000年奥斯卡颁奖夜,我坐在柯达剧院里数屋顶的龙纹装饰。那年导演工会刚成立亚洲委员会,周防正行导演悄悄跟我说:现在我们是真正的好莱坞局内人了。”他停顿了一下,”虽然第二天《纽约时报》还是把我们的获奖称为东方奇观。”
台下坐着曾被他拒绝过的爱德华·贝尔格。这位德国导演后来回忆:”1997年我拿着《冰风暴》的分镜图去李安公司应聘,他说你该去拍自己的电影。结果我辞职那天,发现账户里多了三个月薪水——备注写着导演预备金。”这段往事贝尔格在后台说起时,李安正盯着自助餐区的春卷摇头:”看吧,他们最后还是准备了中餐。”
“在台南读高中时,我总偷看《电影笔记》里伯格森的理论。”李安突然说起哲学,”后来拍《少年派》才明白,所谓集体无意识就像3D摄影机里的双镜头——左眼看见老虎,右眼看见大海。”这种典型的李安式比喻,让人想起他坚持用120帧拍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时说的”我要让观众看见子弹上的指纹”。
颁奖礼尾声,李安说起《色,戒》里易先生的书房。”那个场景我们搭了七遍,美术指导说观众根本注意不到窗帘的暗纹。”他做了个推眼镜的动作,”但王佳芝会注意到,电影就是由这些不必要的细节构成的。”这句话让台下不少导演掏出手机记录——就像当年《饮食男女》开场那段扣肉教程,至今仍是电影学院教材里”无用之美”的经典案例。
离场时,有记者问他对AI电影的看法。李安指了指杨紫琼手里的奖杯:”知道吗?这个水晶底座重3.2公斤,和《断背山》剧本的最终稿重量一样。”典型的李安式回答,永远在说技术,又永远在说人性。